Loading
博客
Recent ActivityRecent Activity

“氢风”徐来 亟待破局

分享:

LinkedInLinkedIn
XX
FacebookFacebook
PrintPrint
EmailEmail
Engineer with tablet computer on a background of Green Hydrogen factory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能源行业,它又被赋予了不同的颜色,以此来区别不同的生产方式。

如今,大部分氢气通过蒸汽甲烷转化(SMR)工艺从天然气中制取。这是目前最经济的制氢方法,但它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以此方式产生的氢气被认为是“灰氢”。当这些碳排放被捕获、储存或再利用时,这些氢就被称为“蓝氢”。而“绿氢”则是指利用风电、水电、太阳能、核电等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全程没有碳排放。

尽管灰氢在中短期内仍将占据市场主流,但在全球致力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最具减碳属性的绿氢显然更有发展潜力。绿氢的产业链,依赖于资源优势,运输和运营成本,系统性安全,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因此也决定了世界各国不同的定位和产业布局,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战略,需要每一个参与者具备跨界整合的创新思维、扎实的技术和能力积累。

罗克韦尔自动化拥有120多年的历史,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作为智能制造的引领者,罗克韦尔提供广泛且不凡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支持及技术培训,包括实时数据收集、预测性维护和可再生能源的无缝集成,足以满足绿氢价值链的多样化需求。

 

全球各国氢能产业链布局迥异

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各国对氢能的投入和重视正在与日俱增。2020年,美国发布《氢能计划发展规划》,指定多项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期望成为氢能产业链中的市场领导者。近年来,美国政府在氢能相关领域给与大量扶持。但受限于上游资源,当前美国仍以CCUS为关注重点,近期大量投资主要集中在蓝氢领域。就长期而言,美国作为潜在的绿氢消费市场,必将通过技术研发和合作寻求更加低成本的绿电和绿氢资源。

无论气价飞升抑或下跌,欧盟的碳价始终保持在高位,其背后的支撑是欧盟坚定不移的碳中和战略。碳市场作为欧盟碳减排政策体系的基石,通过碳价调整气电与煤电的替代关系,以市场化手段达成减排目标。同样的,中国也建立了碳市场,只不过尚处于起步阶段,中欧碳价差距十倍有余。

2020年,《欧盟氢能战略》发布,将绿氢视为交通、运输、化工、冶炼等行业低碳转型的终极方案。一个和美国相似的情况是,欧洲的绿氢制备资源也很有限,有部分厂家已经开始利用风电制氢,但规模相对较小。短期内,欧洲市场对氢能的投入也聚焦在蓝氢领域。

中东地区的情况和欧美截然不同,丰富的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其主要优势之一,辽阔的沙漠有望使其成为未来绿氢的核心产地。但中东眼下的问题是,产业链尚未成型,尤其是绿电成本仍处在高位,而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作为拥有最佳绿电资源的中东地区,目前正在与中国的投资方和设备制造商合作,由传统能源的供给方转变为新能源的出口商。

另两个亚洲国家的经验也值得关注——日本和韩国。日韩在国家级政策、项目规划方面起步较早,尤其在氢产业链中下游显著领先,包括储氢、加氢站的建设与运营,以及燃料电池等环节,多年积累使得日韩两国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都较为成熟。

作为韩国绿色加氢站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罗克韦尔先后为韩国的40多个加氢站提供了控制系统。类似的合作案例在欧美也很常见,比如德国比勒费尔德市的公交车正在采用罗克韦尔技术支持的绿色加氢站。罗克韦尔正在全球范围内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实现能源转型、安全运营,同时优化生产和运营效率。罗克韦尔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安全性、提高生产力和实现无缝的加氢站管理,以支持各国向清洁能源转型。

 

中国氢能商业化进程探路

倘若只看加氢站的数量,中国已累计建成400余座,加氢站数量居世界首位,但以示范站或公交保供站居多,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的仅占少数,且多数投运的加氢站难以达到盈利水平。氢气价格高昂是造成加氢站在营率、加氢负荷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目前中国在全球氢能市场不具备先发优势,且尚未解决“西氢东送”的运输难题,但借鉴新能源等行业经验,中国有望未来在绿氢产业上复刻光伏、电动汽车的成就,凭借上游丰富的资源,以及一旦规模效应形成、商业模式确立后凸显出来的成本优势,实现“产在国内,用在全球”。那么,如何抢得氢能相关商品出口先机,重构全球能源市场格局,或许是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上述各国实践经验来看,氢能行业的发展需要跨界合作,涉及制、储、输、用等多个环节。因此,能源、化工、制造业等不同领域的企业正逐渐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链主,罗克韦尔的优势之一正是跨界创新。罗克韦尔可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通过提供主动的协作和支持,贯穿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优化升级四个阶段。

一个多世纪以来,罗克韦尔积累了不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并应用于跨界生态和应用场景的改造和构建中,旨在多维度赋能氢能产业的整体升级。罗克韦尔深耕中国市场40余年,更加看好中国在这次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诚邀新老客户和生态伙伴,跨界创新,与“氢”同行。

 

点击这里阅读第二部分文章

Loading

发布时间 2024年6月13日

主题: Industrial Automation & Control Warehouse & Fulfillment Chemical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孙崇斌
孙崇斌
亚太区区域行业顾问-化工和油气行业,亚太区,罗克韦尔自动化
他是资深的油气化工以及天然气等能源行业专家,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行业背景。
订阅

欢迎订阅Rockwell Automation资讯,我们会将热点新闻、领先理念、前沿信息发送至您的邮箱。

订阅
为您推荐
Loading
  1.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Rockwell Automation 主页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2.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公司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3.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新闻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4.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博客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5.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氢风”徐来 亟待破局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请更新您的Cookies偏好以继续.
此功能需要Cookies来增强您的体验。请更新您的系统偏好以允许使用这些Cookies:
  • 社交媒体Cookies
  • 功能Cookies
  • 性能 Cookies
  • 市场营销Cookies
  • 所有Cookies
您可以随时更新您的系统偏好。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0} 隐私政策
CloseClose